1932年,石門中學肇奠基業于1932年,取廣州舊羊城八景之一“石門返照”之意,命名為“石門中學”。
石門中學校前門碑記
石門中學奠基石
1933年春,以陳鳳江先生為主席的校董會任命李景宗先生為石門中學第一任校長。肇奠基業之初,校業清貧,建校所需費用,復承地方殷商捐助,始建得校門、禮堂、圖書館和九間教室。
校門:由南??h的薯莨商耗資白銀五千元,花費兩年時間建成。校門上“石門中學?!蔽遄帜水敃r廣東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謝瀛洲先生題寫。
四友圖書館:耗資白銀三萬元,捐建者是南??h著名的社會賢達黃梓林、黃健之昆仲,暨孔墨緣、孔仙洲兄弟四位先生,命名為“四友圖書館”。
1934年春,辦附小五年級,繼而辦附小六年級。
1935年秋,石門中學新校舍建成后,遂于民國24年秋(1935年),由里水臨時校址遷到北村本校。
1938年10月,抗戰時期,廣州淪陷,部分師生轉移到里水大沖顯子崗孔氏宗祠和麻奢象林寺堅持上課。
1939年春,部分師生在香港荔枝角道光華中學原址復課。
1950年,南??h政府接管石門中學。
1956年9月,石門中學復辦高中。
1957年,成立中共石門中學支部。我校把校園面積逐步擴大到105畝,自力更生,修建一個四百米簡易運動場,1958年竣工。
1959年,我校第一屆高中畢業生100多人,其中90多人被錄入大學,成績(升學率)列全省第十八名。
1960年,我校第二屆高中畢業生150多人,百分之九十考上大學,成績(升學率)列全省第十三名。同時被評為省先進學校,成為佛山專區重點中學之一。
1966年6月至1978年7月,由于種種原因,學校教學秩序受到影響,進入蟄伏期。
1978年8月,我?;謴蜑榉鹕降貐^和南??h重點中學。經過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學校獲得新生。
1978年至1982年,三年制初中,二年制高中。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1978年本校被評為“佛山地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1979年本校被評為“廣東省教育戰線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南??h教育戰線先進單位”,1980年被評為佛山地區“施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先進單位”。
1983年至1985年,成為三年制完全中學。1983年南??h實行三級辦學,我校直接由南??h管理。重新明確了校風是“從嚴要求,全面發展,勤教勤學,開拓進取”,校訓是“任重道遠,毋忘奮斗”,學生的優良傳統是“尊師、愛校、勤學、儉樸”。
1986年,不再辦初中,向高級中學過渡。
1989年,實行“兩聘、兩制、一包、一獎”的內部管理辦法,落實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